三天內,一個旨在為“漸凍人”人群籌款及呼吁關注的“ALS冰桶挑戰(zhàn)賽”風靡全球。從國家元首、商業(yè)巨子、巨星到普通大眾,無不積極參與,廣為傳播。漸凍人,即“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癥”;疾≌咚闹∪膺M行性萎縮、無力,最后產(chǎn)生呼吸衰竭,直至死亡。這個過程中,患者肢體逐漸失去知覺,如同“凍僵”。生命在逐漸僵化中流逝,除了生理的痛苦,心理的折磨也異于常人。也許正是體會到疾病的無常和痛苦,不少“漸凍人”聯(lián)系愛爾眼庫,希望離去后留下眼角膜助人復明。今天小編找出了他們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這些感人的瞬間。
湖北“漸凍人”弟弟:至少眼睛還能活著
湖北襄陽33歲的宋存華和29歲的宋存俊兄弟兩人均在4歲左右發(fā)病,14歲癱瘓。經(jīng)醫(yī)生診斷,他們的病情尚無治愈案例。2013年9月11日,兄弟倆通過襄陽義工聯(lián)系上襄陽紅十字會,希望離世后捐出眼角膜,以此表達他們對社會的感激之情。
兄弟倆生病期間一直念念不忘的是,他們收到的份捐助—— 2006年,通過媒體報道,南京理工大學的一名學生為兄弟兩匯過愛心款,之后一直沒能聯(lián)系上。多年來,兄弟倆一直想對這個年輕人說聲謝謝。
正是基于社會各界的關愛和救助,兄弟倆決定“留下些什么回報社會”。他們聯(lián)系到紅十字會,得知盡管自己病情嚴重,但眼角膜依然能為盲癥患者移植所用,于是當即填在獻志愿書上按了手印,把眼睛委托給襄陽市紅十字會愛爾眼科角膜接收站,在他們去世后幫助完成角膜捐獻。“至少眼睛還能活著,還能幫助到別人,就很好了。”家人告訴眼庫。
2013年10月5日清晨,弟弟宋存俊離世。按照其生前遺愿,襄陽愛爾眼科的醫(yī)生從為他實現(xiàn)了眼角膜捐獻的心愿,并在時間送往武漢愛爾眼庫。弟弟一雙清澈透亮的角膜,帶著他生前的大愛與祝福,成功為兩名盲癥患者點亮光明。弟弟不能再看的世界,由兩位素不相識的人幫他延續(xù)。
湖南患病小伙:身體漸凍 大愛不凍
當生命的終點可以預知時,你會有怎樣的選擇?湖南長沙22歲的小伙秦志遠就面臨這樣的殘酷。從9歲開始,他就開始出現(xiàn)“漸凍人”的體征,十多年過去了,家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從一個活潑可愛的少年,變得日漸消瘦,憔悴不堪。在生命的彌留之際,他告訴家人,希望離去后把眼角膜捐給需要幫助的人。多年來目睹兒子病痛的母親,深知他“遺愛人間”的心愿,于是在媒體和義工的幫助下,聯(lián)系到長沙愛爾眼庫,鄭重簽署下角膜捐獻志愿書。
2013年6月19日,秦志遠平靜離世。他的家人握住愛爾眼庫工作人員的手,拜托他們一定要好好實現(xiàn)兒子的心愿。“他活著時,不能到處走走。希望他的眼睛還能繼續(xù)看到!”
漸凍的身體,凍不住一顆大愛的心。兩天后,秦志遠的一雙眼角膜成為點亮兩位盲人新生的明燈。
除了以上兩位捐獻者,愛爾眼庫曾在2009年接收了“感動中國”少年黃舸的眼角膜捐獻。黃舸生前與父親一道依靠小三輪車艱辛行遍全國多地,只為親口對幫助過自己的人說聲“謝謝”,記恩之心、感恩之情感動中國。盡管身體漸凍,語言不便,但黃舸的每一聲“謝謝”都凝聚著發(fā)自內心的感恩和祝福。2009年11月,黃舸離世,眼角膜捐獻心愿由長沙愛爾眼庫完成。黃舸生前幾乎用盡全身力量在愛爾眼庫角膜捐獻書上簽名。黃舸最后的大愛,幫助四川北川地震災區(qū)的一名少年重見光明。
愛爾眼庫相信,“漸凍人”的愛,不會因為病魔的捆綁而停止、消亡,相反他們會生長得更為旺盛,生生不息。多年后的今天,愛爾眼庫全體人員再次向這些“漸凍人”捐獻者道一聲感謝。并呼吁關注“漸凍人”群體,全社會給予他們更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