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命化作光明與希望 老黨員臨終遺愿捐獻遺體和角膜
來源: 發(fā)布日期2022-06-22 09:51:05 | 關注:
|
加入收藏
打印
大 中 小
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杰作”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美國著名聾盲女作家海倫·凱勒的代表作,完整地描述了她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去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
武漢一老黨員離世前最后的遺愿就是捐獻遺體和角膜,他的善舉幫助了一位16歲男孩保住了視力。
老黨員臨終遺愿要捐遺體和角膜
84歲的李富淇于1938年出生于武漢,高中畢業(yè)后,李富淇就業(yè)于武鋼。因工作認真負責,專業(yè)能力強,李富淇年年都被評為公司標兵。家庭中,李富淇夫妻恩愛,關愛子女,生活中風趣幽默。
退休后李富淇身體健朗,平時十分關心國家時事和富強發(fā)展。除了讀報外,最大的愛好就是拉二胡,聽聽花鼓戲。從幾年前開始李富淇就有了捐獻遺體和角膜的想法,作為一名老黨員,他想走后還為國家做最后一份貢獻。

2022年5月31日,李富淇因心梗去世,臨終前一直叮囑子女要完成自己捐獻遺體和角膜的遺愿。雖然十分不舍,但李富淇的子女還是尊重父親的遺愿,將遺體捐獻給武漢市紅十字同濟醫(yī)學院,角膜捐獻給武漢市紅十字愛爾眼庫。經評估,李富淇的兩片角膜均符合臨床角膜移植條件,至少可以幫助兩位角膜盲癥患者重見光明。
16歲男孩受“饋贈” 保住視力
今年16歲的小付家住湖北仙桃,兩年前,他的雙眼視力逐漸下降,以為只是單純的近視,家人就在當地眼鏡店給他配了一副眼鏡。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課業(yè)的加重,小付的近視度數已經漲到了700度。5個月前,小付的左眼視力直線下降,就算戴著眼鏡也無法看清東西。因為怕家人擔心,一直未曾和父母說。
直到最近,視力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小付平時的學習,這才和家人吐露實情。于是,父親帶著他來到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yī)院,經該院眼表及角膜�?聘敝魅吾t(yī)師吳尚操檢查,小付為雙眼圓錐角膜,左眼視力僅剩0.02,需要角膜移植,保住眼球,盡可能恢復視力。右眼視力為0.3,需要膠原交聯,控制住疾病的惡化。
幸運的是,不到三天,小付就等到了一片角膜源,而這片角膜就來自李富淇。6月2日,小付順利地接受了左眼角膜移植手術。術后一周復查時,小付左眼恢復良好。據了解,李富淇的角膜還幫助了另外一位角膜潰瘍患者。
----責任編輯:網絡營銷部
版權所有: http://www.longke888.com.cn(愛爾眼科)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