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命之旅抵達終點時,有這樣一些人,選擇將器官無償捐獻,用自己即將熄滅的生命之火,去點亮另一個瀕臨絕望的生命,送上最珍貴的“禮物”,也讓自己以另一種方式活在這個世界上。
11月13日,在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qū)人民醫(yī)院,劉佳航(化名)從蘭州愛爾眼庫行政主任金櫻手中鄭重地接過父親劉長明(化名)的眼角膜捐獻榮譽證書。
他說:“這應該會是父親的歸宿。”
11月13日下午,55歲的劉長鳴在隴南因病醫(yī)治無效后去世在彌留之際,他的家人時間聯(lián)系了甘肅省紅十字會,申請志愿捐獻他的眼角膜及遺體。
接到消息后,蘭州愛爾眼庫和蘭大遺體接收站的工作人員時間出發(fā)前往隴南,對劉長鳴的角膜和遺體進行了獲取。
當天,伴隨眼角膜摘取手術的順利實施,劉長鳴成為隴南市首例眼角膜和遺體捐獻者。
術前,工作人員為劉長鳴舉辦了紀念緬懷儀式,深情表達對捐獻者的緬懷,對其無私大愛的精神予以感謝。
“父親是個熱心腸,一輩子都希望能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樣的結果是他希望看到的。”兒子劉佳航說,父親在身體健康的時候,總說能幫助別人是幸福的、值得的。
去世后選擇捐獻眼角膜和遺體,也是他用生命最后的禮物再行一件善事。
“如果捐獻角膜這種精神能夠傳播,那么很多因角膜損傷而失明的人就能因此獲得光明,這對一些角膜盲癥患者乃至他們的家庭而言,都有著非凡的意義。”蘭州愛爾眼庫行政主任金櫻說,西北地區(qū)角膜盲癥患者非常多,角膜移植是角膜盲癥治療的途徑。
雖然眼角膜移植的手術技術現(xiàn)在已經非常成熟,但眼角膜捐獻缺口巨大。
因此,金櫻也呼吁,大家能夠多一些大愛,少一些自私,加入到角膜捐獻的隊伍中來。
同時,金櫻也表示,現(xiàn)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有了捐獻意識,隴南市首例眼角膜捐獻的成功獲取,對于推動眼科醫(yī)療事業(yè)發(fā)展和眼角膜志愿捐獻工作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據(jù)悉,劉長鳴的角膜經評估后,符合移植條件。
根據(jù)分配原則,他的其中一枚角膜,不久后將被用于一名患有角膜白斑老人的治療。
因為劉長鳴的大愛,這位深陷黑暗數(shù)十載的老人,將有望重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