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年71歲,沒上過學,是位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他和他身邊的村民都不知道什么是眼角膜捐獻;他一生勤勞樸實、心地善良、為人正直,在村里享有很高的聲望,一直擔任村干部,也是一位共產(chǎn)黨員。他就是劉忠武老人,他在2014年的最后成功捐獻了自己的眼角膜,實現(xiàn)了自己的眼角膜捐獻夢。當充滿希望的2015年終于到來時,他的雙眼依然能清晰的看到2015年升起的太陽……
兒子的決定,燃起父親的捐獻夢
劉先生是劉忠武老人的小兒子,在武漢工作。父子倆感情一直很好,家中雖說兄弟姐妹很多,但工作后大都在外地定居,一般只能春節(jié)回家團聚。只有離父母最近的劉先生,才能時;丶姨酵改,因此,父親很疼愛他,對他也非常信任。
2012年,劉先生來到愛爾眼科武漢醫(yī)院就診,在就診大廳,他看到了很多眼疾患者,其中不乏因角膜移植手術(shù)苦等角膜源的盲癥患者。他同時也了解了很多角膜捐獻者感人的故事,想起身邊很多人都因視力不佳而影響生活,心地善良的劉先生當即決定將來捐獻自己的眼角膜,去幫助那些失明的患者。“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他決定趁著國慶節(jié)休假回趟老家,和父母親聊一聊。
回家后,他向父親表達了身后捐獻眼角膜的想法,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父親雖然不太明白眼角膜捐獻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聽兒子說這是在“做善事”,為后人積福,將來甚至可以幫助到一些有需要的病人重見光明時,老人家立刻贊同兒子的決定,并表示自己百年之后也愿意捐獻眼角膜。
二十余通電話,打通兒女們心結(jié)
劉忠武老人患肺氣腫十多年了,這兩年呼吸越發(fā)困難,只能靠吸氧緩解癥狀,想到自己隨時都可能會離開人世,他立即督促兒子幫他辦理捐獻登記手續(xù)。
但當他和外地工作的其他幾個子女們商量此事時,大家都表示不同意。為了征得兒女們同意,順利實現(xiàn)角膜捐獻的心愿。劉老只得在電話里逐個做他們的思想工作。
那段日子,劉老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給兒女們打電話,為了能讓子女們同意,他將打聽到的“因缺少角膜源而失明”的故事一遍一遍講給兒女們聽,他說“作為一名光榮的共產(chǎn)黨員,一名農(nóng)村的基層干部,一定要凡事走在前面,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去,為人民奉獻自己。”
劉老前前后后給幾個子女打了二十多通電話,加上老伴也非常支持他的決定,子女們看到父親態(tài)度如此堅決,最終同意了父親捐獻眼角膜的決定。
新年的新生,看太陽照常升起
2014年最后的午夜,愛爾眼庫工作者踏著夜幕驅(qū)車2小時,終于在凌晨2點趕到了位于洪湖市萬全鎮(zhèn)沿河路的劉忠武老人家,就在3小時前(2014年12月30日22時左右),老人因呼吸衰竭在家中離世,在武漢的小兒子劉先生立即聯(lián)系上武漢愛爾眼庫,并陪同工作人員一起連夜趕往洪湖老家?guī)椭赣H實現(xiàn)捐獻眼角膜的心愿。
武漢愛爾眼庫的醫(yī)生仔細地取出劉老的眼角膜并將它好好保存下來。如今,劉老的角膜已成功幫助兩位重癥角膜病患者重見光明。他的雙眼也將繼續(xù)看到2015年每一個初升的太陽……
后記:致敬最可愛的人
劉先生告訴愛爾眼庫工作者,當?shù)卮迕駥τ谘劢悄ぞ璜I了解并不多,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甚至有很多的人都不理解眼角膜捐獻,特別是一些老年人。這次父親捐獻眼角膜他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起初家中兄弟姐妹和親戚們都不贊成,甚至還被很多村民誤解,大家背后的議論和指指點點曾一度讓他委屈至極。
他說:“我不怕被所有人誤解,只希望通過父親的捐獻行為能夠讓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們了解到什么是眼角膜捐獻,也讓更多的人認識到眼角膜捐獻的意義,讓大家克服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和我們一起加入到眼角膜捐獻志愿者中去。”讓人欣慰的是——愛爾眼庫工作人員一周后收到劉先生發(fā)來的短信,說出殯那天,很多鄉(xiāng)親自發(fā)前來送別父親,家中的親朋好友也說到,非常敬佩老父親的這份無私大愛和勇氣,他身先士卒給大伙起了帶頭作用,這件事對他們的震撼和心靈觸動也非常大,其中有不少人也考慮打算將來捐獻眼角膜。
愛爾眼庫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看到過太多像劉先生這樣的經(jīng)歷,也從心底里感謝和敬佩這些最可愛的人?傆,誤會會消逝,委屈也會過去,一切的不舍和遺憾都將隨著時光流逝,但我們生命中還有一些永恒的東西可以留下,比如不死的大愛和光明。(武漢愛爾眼庫 蘆倩 明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