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愛爾眼科蘭州醫(yī)院
每一位角膜捐獻者的義舉,都是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每一枚角膜供體的背后,都有一縷無法言說的情懷。1月3日晚,白銀市65歲的退休職工魏崇林因罹患重病離開了人世。按照魏老生前遺愿,家人把他的一雙眼角膜捐獻給了愛爾眼科蘭州醫(yī)院做臨床移植及醫(yī)學研究,遵從老人讓失明患者重見光明的遺愿。這也是愛爾眼科蘭州醫(yī)院自眼庫成立以來,成功接受的例眼角膜捐獻。
1月3日晚9時40分,魏崇林老人在白銀市人民醫(yī)院匆匆走完了65載人生旅程,離開了他深愛的親人們。魏老的兒子說,父親生前就是基層一名普通的工人,退休的這幾年肺功能一直不好,病情不斷惡化,從12月22日住院后就搶救了好幾次。當我們都陷入悲傷和絕望的時候,他卻做了一個令大家都震驚的決定——去世后無償捐獻眼角膜和遺體器官。開始我們和母親都不理解父親的想法,可是他還是執(zhí)意要為社會做些貢獻,最終我們選擇尊重他的愿望。雖然父親一輩子都只是個基層的螺絲釘,但是他從小就教育我們,要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據(jù)魏崇林老人的兒媳說,“這次入院之后,父親的病情愈發(fā)嚴重。各項生命指標也不穩(wěn)定,肺功能衰竭,隨時可能離開人世。從他知道自己的病無法治愈后就有了去世后捐獻角膜的想法,開始時我們都不同意,但是最后都被他說服了,我們也希望更多的人看見世界,能健康的生活。因為我們愛他,所以支持他所做的一切!”話音未落,她的兒媳已泣不成聲。對于父親在彌留之際做出的同時捐獻眼角膜和身體器官的決定,讓子女及親戚朋友們所有人都由衷地敬佩。正如魏女兒所言“父親走了以后,他還可以有東西留在世上,可以看到我們,也可以看到世界,讓別人以后活得更好。”
魏老的主治醫(yī)師說,老人入院后雖然經(jīng)過了前期各種治療,但癥狀沒有得到改善,且肺部感染不斷加重。1月3日上午10時左右,魏老的家人我們說了患者生前的遺愿,想捐贈遺體和多個器官,得知患者和家屬的這種義舉后,醫(yī)院馬上與白銀市紅十字會取得聯(lián)系,我們既然已經(jīng)無法從醫(yī)學的角度,挽救病人的生命。但是會盡量把臟器能保存好,去救更多的人,另一方面也是完成病人的遺愿和家屬的義舉。”
得知魏老想無償捐獻眼角膜的消息,甘肅省紅十字聯(lián)系蘭州愛爾眼庫,當晚蘭州愛爾眼庫醫(yī)生趕赴白銀。一位愛爾眼科醫(yī)院的工作人員小高說,我省需要角膜移植的患者非常多,對魏崇林老人的義舉,我們感到非常欽佩。因為一般眼角膜采用的時間是6-12個小時之內(nèi),所以在知悉老人病危的消息后,我們就趕了過來。希望能通過努力,幫魏崇林老人完成傳遞光明的遺愿,讓更多的人重見光明。
與此同時,魏老的家屬也按照他的遺愿,將其兩枚眼角膜和心、肝、腎等器官捐獻給需要幫助的病人,將遺體捐獻給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用于醫(yī)學研究。據(jù)白銀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魏崇林老人是目前白銀市首位人體多器官捐贈者和第二例遺體捐獻者。
魏老的義舉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在進入手術(shù)室的那一刻,在場的所有人為老人三鞠躬,以表達大家的敬仰之情。一個平凡到人生最后一刻的老人在彌留之際,卻懷揣著人類精神中最偉大的情懷——延續(xù)愛和光明,并且是以最平常,最安靜的方式。……也正是因為有了像他們這樣的無私奉獻者,那些在黑暗中痛苦前行的人才有了重見光明的機會。
對于這份遺愛人間的珍貴禮物,因為暫時未找到非常匹配的眼角膜受體,暫時存放于愛爾眼科醫(yī)院的眼庫用于臨床移植和醫(yī)學研究,目前醫(yī)院正在積極尋找最為匹配的器官受體。從今年8月,蘭州愛爾眼庫正式通過甘肅省計生委驗收,到本次角膜供體的成功接受,醫(yī)院角膜與屈光手術(shù)專科,不僅已具備角膜移植手術(shù)能力,更是如提燈天使,實現(xiàn)著所有失明者的光明夢:使所有的人,無論貧富貴賤,都能享受到眼健康的權(quán)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