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請您想通這些,女兒已經(jīng)很痛苦了,那些看不見的人應(yīng)該更加的痛苦,我的眼睛可以幫助幾個人看到光明,這是好事,你就當女兒還活在這個世界上吧。”這是王曉燕在臨終前和母親說的話,說起這些的時候,王曉燕的母親淚流滿面,雙手不停的互搓,顯得情緒激動。
2011年2月16日11點30左右,元宵節(jié)的前夕,陰冷的天氣,似乎在為一個人的離去哀悼,長沙縣干杉鄉(xiāng)40歲的王曉燕離開了,長沙愛爾眼庫的工作人員接到電話后,立即趕往王曉燕家,因為王曉燕最后的心愿就是捐獻眼角膜。
王曉燕在株洲工作,2008年冰災(zāi)的時候,摔了一跤,當時覺得腰很痛,但是也沒有太在意。直到2010年她感覺身體很不舒服,去醫(yī)院檢查才發(fā)現(xiàn)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癥——神經(jīng)纖維瘤,當時她已經(jīng)全身浮腫,都不能下床走路了。接到電話的母親趕到株洲看到女兒的憔悴樣已經(jīng)心疼到哭出來,女兒治療過程相當痛苦,痛苦到她直飚生眼淚,可就在這時,她竟然向母親提出了捐獻眼角膜的請求,母親當時很不解,但是在女兒的勸說之下,決定尊重女兒的心愿,卻不知道怎么聯(lián)系捐獻,還好曉燕的弟弟在長沙工作,幫忙聯(lián)系上了長沙愛爾眼庫。
“曉燕生前是個很愛熱鬧的人,為人熱忱踏實,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工作能力很強,廠里的人都夸獎她。她看電視看到有捐獻眼角膜的事情,就記在了心里。”說起女兒獨自一人在株洲打拼的時候,王曉燕的母親又流下眼淚來,“我就當女兒還活著,我女兒還活著……”直到眼庫的工作人員離開,她一直念叨著。
據(jù)長沙愛爾眼庫的工作人員介紹,王曉燕將安葬在鳳凰山陵園。她的角膜暫時保存在眼庫。